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,錦鯉農女逆襲了

第1670章 一家人有誤會要說開

  第1670章一家人有誤會要說開

  「我這幾日與朝中官員斡旋,也沒能改變,此事一旦傳到外頭,用了女學的錢來修建宮殿,豈不落得一個昏君的罪名。」

  小糰子這幾日代理國政,開始對弟弟這些年忍耐的性子有了感同身受,依著他們一家的脾氣,都是像她父親的,哪能受這鳥氣。

  偏偏這朝堂上的事,打不得,罵不得,講理還未必講得過,小糰子很憋屈。

  宋九知道小糰子的難處,隻是通過這兩件事,可以看得出來,這些朝中官員借著帝王年輕,拉幫結派的左右帝王的決策,這麼一說,那燕北派援軍一事,恐怕是個難事兒。

  小糰子原本不想將這些煩心事告訴爹娘和身邊人,就是不想他們擔憂,可是現在涉及到調用兵馬的事,那可不是小事兒了。

  眼瞅著早朝的時間到了,小糰子卻並沒有要走的意思,反而幾人在桌前坐下。

  韓稷本是個禦醫,被迫聽了一場政鬥,氣得不輕後還捨不得走,也坐下來想辦法。

  裴小西和任明宇自由自在慣了,憑著他們的天賦,一向有傲氣,頭一回見到朝中爭鬥,兩人也是憋氣,抿著嘴紛紛坐了下來。

  宋九梳理朝中兵馬的情況,一番討論後方發現除了燕北軍、定州軍,那就隻有京都守城軍與京師營了。

  守城軍和京師營的兵符如今在顧謹言的手中,守城軍自然不得調動,而且也最放心,反觀京師營中,上次宋九肅清權貴子弟一事,裡頭已經亂成一團,寒門弟子入伍冒頭也要時日,這第一屆武舉還沒有舉行,京師營裡可謂時後繼無人。

  那眼下要調用兵馬,除了京師的兵馬,還有各處駐軍。

  若是晉王在世時,各處駐軍必有忌憚,而今新帝年輕,在軍營裡沒有震懾,保不齊表面應承,行軍打仗卻各有主張。

  宋九突然想起褚國的軍制,雖說她去接蓉姐兒,對褚國國君重武行為不敢苟同,但不得不承認,亂世之時,褚國軍便是虎狼之師,一個個為了掙功勛可以不顧生死。

  宋九看向任明宇,建議道:「既然如此,燕北軍情便不必在朝中討論了,反而打草驚蛇,寮國使臣團有了想法。」

  任明宇接受到三叔三嬸的目光,明白了,他立即開口:「我願意領軍去燕北。」

  培養年輕武將,這不家中的孩子個個都有天賦,眼下神機營還沒有著落,何不讓宇哥兒先帶兵去燕北支援。

  孩子太小沒有上過戰場,到了燕北將兵馬全部交由小叔子指揮,老將帶新將,代代出人才。

  顧謹言是必須留在京都保護玄陽城的安危,他走不了,朝中官員又各懷心思,有了牽扯,不如宇哥兒帶走京師營的精銳,一路召集駐軍,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京都。

  如此一來,等他們到了燕北時,京都這邊才察覺,為時晚矣,這些朝臣要在朝堂上左右帝王的決策,也不可能再強行將兵馬召回。

  小糰子終於舒展了眉心,還是爹娘想得周到,她怎麼沒有想到這個法子來。

  於是小糰子將顧謹言召來宮中,要走了京師營的兵符交給了宇哥兒。

  才十五歲的任明宇接過兵符,他沒有入過軍營,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,他一心隻鑽研兵器火藥,說起來打仗怎麼打,也隻看過兵書,紙上談兵而已。

  任明宇要出征了,還得偷偷摸摸地走,以至於都沒能回家與父母親人告別,走時隻留下了家書,尤其家中提到蓉姐姐,定要好好生下孩子,等他凱旋歸來。

  小糰子還得像沒事人似的去處理國政,與朝臣周旋。

  宋九夫妻二人從宮裡回來,大哥大嫂匆匆趕來前堂,一想到兒子宇哥兒出征了,沈秋梅哭得上氣不接下氣,才十五歲的孩子,他怎麼知道領兵打仗?

  這個決定還是宋九提出來的,她愧對大哥大嫂,也坦誠了一切,默默地守著大嫂沈秋梅哭著。

  任婆子和老二媳婦趕了過來,還沒進門就聽到了老大媳婦的哭聲,任婆子生了氣。

  「你向老三媳婦哭個沒停,宇哥兒也不可能回來,這是國家大事,豈是老三媳婦一人能做主的。」

  「咱們任家在京城成了新貴,享受著榮華富貴,卻不付出,這像話麼?再說燕國興亡,匹夫有責,燕北若守不住,你們能安生在玄陽城裡吃吃喝喝,還能釀酒做生意?」

  沈秋梅被婆母說得不敢哭了,抽泣著用帕子抹眼淚。

  話都有道理,可為何是自己的兒子,沈秋梅捨不得,大女兒要和親,結果不明不白這麼挺著大肚子回來了,虧得是在京城,要是在水鄉村,他們一家要被村裡人笑死。

  如今大的回來了,老二又要出征了,她這一天到晚的提著心,不是擔心這個就是擔心那個,哪受得了。

  大哥任廣田在一旁嘆了口氣,說起來三房比他們大房還要難,侄兒子中了毒,大侄女還得女扮男裝在朝堂上周旋,隨時都有可能被人發現的風險。

  再說起三弟和三弟媳,就一直奔波在外,給賢王府遮風擋雨的,他們的安生日子也是三房一家帶來的。

  任廣田握緊媳婦的手,不準她再傷心,這樣一來,隻會讓三弟媳更愧疚。

  沈秋梅看了一眼丈夫,咬緊了唇瓣。

  這麼一鬧,任家人似乎個個都有心事了,除了任婆子管著大局,身邊的老二媳婦楊冬花竟也突然落淚。

  眾人連忙看向楊冬花。

  楊冬花知道自己失態,趕忙背過身去抹眼淚。

  任婆子疑惑的問道:「老二媳婦這又是怎麼了?」

  老二家天天在外做生意,早出晚歸,老二媳婦隻管在家享福就好,夫妻二人也向來感情好,這是咋了,怎麼就哭了呢?莫不是二房夫妻吵架了?

  楊冬花抹乾了眼淚,回頭時笑了笑,說道:「就是看到大嫂這樣,突然就想到了我家孩子醜奴。」

  好不容易養大的女兒,以後連面都見不到了,醜奴離開後,成了吳越國國君,一國之君,又豈能離開國土回來看她,那樣子連大房家裡的蓉姐兒都不如。

  蓉姐兒身為褚國皇後,竟然挺著大肚子回來了,她是替大房高興的,卻也替自己家悲哀。

  提到醜奴,眾人都沉默下來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