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6章 陸瑾瑜即將出征
陸瑾瑜含笑道:「此一時,彼一時。何況我當初不過與他們妥協,並非真正站隊。早在武德司時,我便感覺楚王遲早起兵造反。」
「因此,我在江南道的故交舊友,都陸續遷居京城,比如李寺正等人。關鍵是小君離開了南楚,我才沒有了顧忌。」
韋小葉恍然,「這麼說李縣令調到大理寺,任景辰調到武德司,甚至萬家兄弟遷來京城,背後都有你的影子?」
陸瑾瑜點頭稱是,「那是自然。我這人敵人不少,朋友卻不多。李縣令便是我的知交好友之一,任景辰少年任俠,也頗入我的眼。」
「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。萬家嘛,本來我不過收些財貨就罷了。但是小君任用他們兄弟打理銀行,自然是要提前救出來。」
韋小葉聽得直笑,「任景辰哪裡是少年?他和你差不多年紀,說不定他比你還大一兩歲呢,還你年輕時的影子,老伯高壽了?」
陸瑾瑜被她說得也笑,面上卻無尷尬之色,「有時候不能以年紀論長幼。我特意進言陛下,安排他去武德司,便是想促他成長。」
韋小葉聽他說起聖文皇帝微有些擔心,「陛下病危,那以後秦王當了皇帝,是否會影響你的仕途?畢竟……」
陸瑾瑜見問不由得苦笑,「這也說不是好是壞了。朝廷已經議定,派出八衛大將軍統兵與燕王對峙。再派出四衛大將軍出征江南。」
韋小葉頓時明白今日他為何說這麼多了,「郎君,你是北上還是南上?」
陸瑾瑜見她已經猜到,便正色道:「秦王封我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,年後統領四衛出征江南。」
韋小葉見他臉色並不好看,不由得急道:「不會你統領的四衛,除了左武衛,就是被打殘的右翊衛、左侯衛、右領衛吧?」
陸瑾瑜苦笑著點頭,「紀老將軍上月已經病故,方老將軍昨夜也毒發身亡。於老將軍的右翊衛無人生還,但番號還在。這三衛如今都由我統領。」
韋小葉慌得趕緊抓住他的胳膊,「郎君咱們不去!開玩笑嗎?秦王讓你領一萬三千人,對戰楚王二十萬大軍?他瘋了還是你瘋了?」
陸瑾瑜趕緊輕拍她的手安慰,「小君莫急,且聽我細說。首先,讓我出征江南道是陛下的意思。秦王也沒反對,畢竟他在軍中已經沒有支持者了。」
「其次,四衛士卒缺額,陛下命我自行招募徵調,糧餉、兵甲朝廷自會配齊。另外六道府兵允我節制,當可抽調十五萬人。兵力不會弱於楚王。」
韋小葉仍是不安,「你隻說江南道,那嶺南道、劍南道怎麼辦?他們既然受了楚王封爵,若是出兵相助,不仍然比你人多?」
陸瑾瑜從容一笑,「那不過是楚王的手段。事實上那兩道等於自治,除非楚王大勝,否則他們絕不會出兵相助。」
「要是楚王敗了,他們反而會落井下石,甚至直接投降朝廷。」
韋小葉有些驚訝,「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?既然接受了封王,要是楚王敗了,不怕朝廷追究他們?」
陸瑾瑜緩緩搖頭,「嶺南節度使任柬之還罷了,那邊丁戶不多,隻要他重新歸順,朝廷也不願意勞師以遠征伐,至少仍會讓他節度嶺南。」
「劍南刺史汪鳴更是隻能安撫,不可征討。就算平定江南,朝廷也無餘力伐蜀,畢竟蜀道難。這兩人也是看出這點,才有恃無恐與楚王合流。」
韋小葉聽他這麼說便懂了,「任柬之,這個名字怎麼有些熟悉?他和右威衛大將軍任行之是同族?」
陸瑾瑜苦笑點頭,「不錯。任柬之正是任老將軍的族弟,也是任家江南系族眾之長。世家分仕自來有之,也不足為奇。」
韋小葉倒是很理解這個做法,畢竟雞蛋不能放一個籃子裡嘛!
隨後她又有些好奇,「為何對付燕王要出動八衛,對付楚王卻隻有四衛?」
陸瑾瑜正色道:「燕王能征慣戰,手下也儘是精銳邊軍,硬打的話十六衛齊上也未必穩贏。但是,燕王缺糧,八位老將軍隻守不出拖著便好。」
「何況邊軍中不少將領,本就是這些老將軍帶出來的,進攻或許不足,防守卻是有餘。隻待江南平定,燕王內部缺少糧餉,怕是不攻自破!」
韋小葉這下就完全明白了,「所以,隻要打敗楚王,平定江南道,那麼劍南、嶺南傳檄而定。剩下燕王,靠一手拖字訣也翻不了天。」
陸瑾瑜嚴肅道:「正是如此!陛下在病中仍下旨,讓我擔當征南大任,可謂是將江山之重相托。」
韋小葉被他說得也有些緊張,「既然兵力彷彿,士卒戰力、軍械裝備也高出楚王的烏合之眾,理論上講郎君勝算頗高,可有什麼艱難處?」
陸瑾瑜想了片刻,「唯有糧草輜重或許有問題。楚王既然得江南世家支持,而江南又是魚米之鄉,自然補給充足。」
「我統領四衛以及府兵,屬於勞師以遠,補給線較長。若是一旦露了破綻,糧道被斷的話,人再多也會潰敗。」
「更為關鍵的是,江南水澤極多,我帶去的將士多是北人。他們不習水性,若被楚王據水抵抗,那這征南之戰,必定曠日持久。」
韋小葉聞言沉吟半晌忽然笑道:「郎君多慮了,江南道盡屬楚王,但朝廷水師大部駐紮在萊州?。你可向朝廷討要水師指揮權,這樣水戰倒不會吃虧。」
陸瑾瑜也狡猾的笑道:「小君倒跟我想一塊去了。另外江南道最大船塢在廣陵,我準備征南第一戰便偷襲那裡。」
「若是此事能成,楚王便少了最大屏障,他想劃江而治的夢想便破滅了。」
韋小葉知道他在軍事上已經封神,自然也不必多花心思,「這些事我也不懂,郎君必定馬到功成。倒是咱們的麟兒可還沒取名喲。」
陸瑾瑜聽她提起兒子,頓時沒了半點大將軍的威風,寵溺的笑道:「他阿爺給了東青這個名字,小君以為可好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