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姐出嫁後,錦鯉農女逆襲了

第1947章 不參加宮宴

  第1947章不參加宮宴

  第1947章不參加宮宴

  任廣江卻是搖頭,心頭隱隱感覺到有什麼答案要呼之欲出,卻不敢抱以太大希望,尤其不敢將自己的猜測告訴媳婦,怕萬一自己猜錯了。

  夫妻二人隻得收拾好眼淚,快步去前堂。

  前堂中,醜奴母子三人端正的坐著,一路跋山涉水而來的兩個兒子,大的叫谷青,今年三歲;小的叫穀雨,今年一歲有餘,堪堪會走路。

  醜奴既沒有抱著大的,亦沒有抱著小的,孩子看著小,卻是極為獨立,坐在交椅中,腳都夠不得地,也是坐得十分端正嚴肅。

  到底還是孩子,見久等不著祖父和祖母的到來,小小穀雨終於忍不住,稚嫩的聲音問著:「娘親,祖母會認我們嗎?」

  「娘親,祖母長什麼模樣?」

  「娘親,祖母喜歡吃什麼?」

  ……

  這一聲聲稚嫩的疑問聲,聽者心軟,那剛走到門外的二房夫妻,更是激動不已,楊冬花是飛奔著趕來的,反觀屋裡坐著的醜奴闆著臉交代孩子們聽話,不能亂問。

  醜奴再見養母楊冬花,本以為自己多年掌管著一國之事務,早已經練成銅牆鐵壁之心,不成想在看到爹娘那一刻,許多幼年時的記憶湧出,再也顧不上莊重和威嚴,眼淚刷的一下落了下來。

  看著母親如此的激動,兩孩子便知道他們的祖母來了。

  這一趟入京之路註定是不平靜地,然而母子三人一直有一個信念支撐著,他們此番入京是見從未謀面的祖父祖母,而且兩個孩子,最終會留下一個來養在二房屋裡傳宗接代。

  谷青和穀雨努力的從交椅中滑落下來,上來就抱著祖父祖母的大腿,那兩小隻快把任廣江和楊冬花萌化了。

  楊冬花懷中抱著的是女兒,低頭一看是最小的孫子,那一刻,這些年的思念和委屈瞬間決堤。

  這一家子團聚了,卻是哭成了淚人兒。

  大房屋裡,沈秋梅聽到下人傳話,原來是醜奴並未跟著車隊入宮,而是直接帶著兩個兒子來了賢王府。

  想不到多年不見的侄女兒竟然生下了兩個兒子,二房這一支也算是後繼有人了。

  任廣田起身,催促著媳婦一起去前堂看一眼,沈秋梅卻是笑著說道:「不急的,且讓他們一家好好團聚,我這就去廚房安排,這接風宴可以開席了。」

  任廣田一聽,也覺得有理,那就先不去前堂了,他先去東院將消息告訴床榻上的母親,想必母親會歡喜的。

  一直陪在任婆子床邊的是蓉姐兒,這會兒見父親歡喜的趕來了,她就知道是什麼事兒,於是叫來身邊的丫鬟,將一張字條交給她。

  那丫鬟見了,微微一驚,不敢有所怠慢,趕忙將紙條送去廚房。

  任廣田坐在床邊給母親講醜奴歸京的事,身邊還帶了兩個兒子,來傳話的下人說了,兩孩子長得像極了孔修寶,可見二房替醜奴選的這個夫婿是真的沒得說了,夫妻感情極好的。

  天色漸暗,皇宮禦宴正緊鑼密鼓的準備著。

  三品以上官員皆數應邀入宮,女眷宴席與官員的宴席在同一場地,中間隻隔著屏風,統一由顧淑妃打理。

  這些官員和女眷入得宮來,宴場熱鬧無比,不少人竊竊私語,討論的皆是這吳越國國君的風姿。

  有人問可還記得當年任家二房家的養女是何模樣,可惜整個京城權貴圈中,竟無一人說得上來。

  以前即使看重賢王府,那也未必看得上莊戶出身的任家人,何況是任家二房的養女呢。

  這吳越國國君的身世當真是傳奇,未出閣的小輩中已經將吳越國出了一位女帝之傳聞傳了出去,無不感慨。

  在吳越國的史書上,好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帝,她是如何能坐在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上,掌管著整個吳越國的子民。

  比起這些小輩們的討論,年長的貴夫人想的又是不一樣的,她們說得最多的反而是這任家人當真是神奇的緊。

  任家人明明是莊戶出身,為何一家老小都識字不說,還懂得行商做官之道,更厲害的是養出這麼多出色的小輩,便說當今聖上,亦是出自任家。

  說起這事兒,自然就提到了任家這位卧病在床的老夫人了,這位當年是知州之女,卻下嫁給了莊戶,此女子亦是傳奇人物。

  宴場外,顧彩芬看著宴場上各自討論得不可開交的權貴們,倒沒有急著入場,而是停下了腳步,問起身邊服侍的太監,「小應子怎麼傳的話?」

  顧淑妃身邊的太監連忙答道:「聖上給娘娘留了話,宴席照常進行,不過皇上不打算參與。」

  顧淑妃一聽,頗為意外,皇上私下裡準許吳越國國君不參加宮宴,沒想到如今連皇上也不願意參加宮宴了,要她一位嬪妃怎麼向這些官員交代?

  太監再次補充了一句:「小應子公公跟隨皇上微服出宮了。」

  顧淑妃明白了,皇上不參加宮宴,那是因為他去任家參加家宴去了。

  顧淑妃想到皇上這些年的辛酸,嘆了口氣,沒有再糾結皇上不參加宮宴的事,而是帶著下人浩浩蕩蕩地往宴場而來。

  官員女眷這邊見到顧淑妃,連忙起身行禮,宴場也瞬間安靜起來。

  屏風另一邊的官員們,也很快結束了話題,卻沒見皇上親臨,頗為意外,哪有嬪妃先於皇上入場的,除非……

  顧淑妃先是叫女眷們起身,而後繞過屏風來到了眾官員的面前。

  這些官員看到顧淑妃,便已經證實了自己的猜測,果然皇上未來。

  皇上不來就算了,吳越國國君呢?宮宴都要開始了,吳越國國君竟然也沒有來,這是何意?

  顧淑妃在主位坐下,直接叫太監傳話開席,惹得底下官員不滿,哪知顧淑妃開了口:「今日宮宴不隻是替吳越國國君接風洗塵,還是兩國之交好的鑒證,各位,可是這宴席有不妥當?」

  眾官員都有不滿,大多不太敢開口,終是禦史台的官員起身相問,為何不見國君和皇上?

  顧淑妃卻是一臉風淡雲輕的答道:「皇上與吳越國國君是堂姐弟之情,自然久別重逢,有說不完的話,至於宮宴,就不來了。」

  顧淑妃這番話堵住了禦史台官員的嘴,幾人憤憤地坐下了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